全球热映却买不到票?他回来也救不了!

佚名影视资讯人气:726时间:2025-08-14 21:54:02

我就纳闷了。

欧美观众,是不是爱吃屎啊?

7月11日,詹姆斯·古恩执导的《超人》公映。



西方各大评分网站提前开分:

烂番茄新鲜度82%,MetaCritic开分71,CinemaScore观众评分A-。

从未如此美妙的开局,这把稳了!



内地观众翘首以盼,等着“一睹芳容”。

结果……令人大失所望。

落后的审美,降智的剧情,枯竭的创意。

让《超人》的某瓣评分,只有6.7。

上映20天,内地票房只有6000多万。



糟糕的口碑和票房表现,又影响了排片量。

有些城市甚至直接归零了!

放眼影史,这种情况也相当罕见。



万万没想到,同样的事情,在同一个月再次上演。

7月25日,另一家“超英大厂”漫威出品的《神奇4侠:初露锋芒》上映了。

烂番茄开分88%,比这个系列的前三部电影评分加起来还高!



从未如此美妙的开局,这把又稳了呀!

结果……扑得比《超人》还惨。

《神奇四侠》的评分只有6.2,差点就不及格了。

票房更是低得离谱,上映10天没破4000万。



但是在北美地区,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,超英片都还是很“能打”。

《超人》的首周票房高达1.25亿美元,能排进今年的前三名。

而且增速很快,三周破5亿。

《神奇4侠》的票房也差不多,而且第二周的跌幅只有39%。



说明首批观众看完,是真心觉得好看,还会推荐朋友去看。

难道欧美观众都是异食癖,就这么爱吃屎吗?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……

是的。

他们爱超英片,爱得欲罢不能。



欧美观众对超英的持久热情,并非单一因素驱动。

而是文化基因、产业策略与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首先,欧美文化中,一直有“英雄叙事”的传统。

古希腊神话中,以一己之力扭转特洛伊战争的阿喀琉斯;



中世纪的骑士传说,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流传至今;

美国西部片,热衷于刻画孤胆牛仔,大战反派集团的桥段。



英雄形象,始终是欧美文化表达的核心之一。

超英电影,是这一传统在现代的延续。

将背景放到了现代或近现代,让英雄的超能力和现实更贴合。



欧美观众爱超英片,也是一种“文化传承”。

漫威和DC这两大超英巨头,都是靠发行漫画起家。

时至今日,漫画在它们的商业版图中,仍然占据着不小的位置。



愿意为超英片买单的观众里,有很多都是看着超英漫画长大。

超人、蝙蝠侠等角色,在欧美流行文化中沉淀多年,早就形成了跨代际的情感联结。

古恩版《超人》,大量引入了漫画中的人物和设定。



既服务核心粉丝,也强化了文化的连续性。

所以欧美观众才爱得不行,满满的都是情怀。

而且这两部电影,都不只是耕耘自己的IP。

《超人》为绿灯侠、超级少女的独立电影,以及氪星衍生剧做好了铺垫;



漫威则用《神奇四侠》,衔接多元宇宙新阶段。

观众不仅是故事的观赏者,更是建立“宇宙”的参与者。

这“粘性”,可想而知。

但是对于其他国家而言,美漫圈是个相对封闭,门槛很高的小圈子。

哪个是元素人?谁又是卓越先生?



路人观众看完,只会觉得他们的造型很抽象。

第一部都不感兴趣,后面的就更不会看了。

众所周知,文艺作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。

超英电影的本质,也是一种文化容器,反映着欧美国家的价值观。

比如美国队长的自由、正义、个人英雄主义,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,都一直被视为“美国梦”的集中展现。



其内核在欧美文化中具有天然亲和力。

比如《蝙蝠侠》的“不杀原则”,象征绝对正义;



《神奇女侠》和《惊奇队长》,则在呼吁女性力量的觉醒。



《神奇四侠》用复古美学,唤醒父辈记忆;



古恩版《超人》,是“氪星之子最接近凡人的一次降落”。

尝试以神的人性觉醒,打动热衷于反抗权威的Z世代。



价值观方面,欧美社会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独立精神。

超英电影中的主角,往往靠个人或小队的力量对抗邪恶。

这种对个人意志和担当的歌颂,与西方价值观高度契合。



*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

但是东方的价值观,更强调集体。

武侠作品,讲究一个出身。

修仙玄幻题材,就更强调门派师承。



从商业的角度,超英电影也是一种“安慰剂”。

在美国霸权逐渐式微、内部政治分裂、社会焦虑加剧的背景下。

超英电影,成为了观众的避风港,以及情绪出口。

紧凑的剧情、震撼的视效、明确的善恶对立。



给观众快速带来感官刺激,释放压抑的情绪。

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,你永远无法确定明天和灾难,哪个先来。

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,这份不确定性被无限放大了。

超英电影中,生活中无形的压力,化作具体的反派。

而主角和他带领的主角团,总能化险为夷。



这种“笃定的胜利”,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难以被替代的心理慰藉。

所以当超英片的票房口碑,在北美以外的全球遇冷。

从制片方到导演,几乎全都陷入了迷茫。

有趣的是,针对《超人》的海外遇冷。

导演詹姆斯·古恩,在采访中进行了辩解。

认为“全球反美情绪”,牵连了美国电影的票房。



乍一看,他好像在埋怨观众,抱怨大环境不行。

其实这话说的,倒也没错。

因为观众也在像反对美帝霸权一样,开始反对西方强行输入的价值观了。

“超英片”在内地市场的霸主地位,始于《钢铁侠》,终于《复联4》。



《钢铁侠》正式打开了超英片在中国内地的市场。

《复联4》的票房,位列内地票房总榜第九。



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。

漫威这边,《美队》换人失去灵魂,《雷神》砸了招牌,《蜘蛛侠》打出了最后的“情怀牌”。

《银河护卫队》独自托底,新IP则一个都没起来。



*《永恒族》唯一华彩

DC那头,还在反复重启宇宙。

电影要么是《神奇女侠2》之流,要么干脆没引进。



超英电影,一蹶不振。

为啥卖不动?

因为烂啊!

除了我们这些影视区up主,谁会主动花钱去电影院看烂片?



观众想看的是有力度的打斗、有创意的超能力、好莱坞大片水准的特效。

要是再加上立体的人物塑造,和有深度的剧情,就更好了。

但是现在的超英片,给观众看的是拉胯的特效,迎合欧美政治正确的选角。



*再也没有这样的场面了

是不合逻辑的剧情,和大量冗长的文戏。

我们真的厌倦了在超英片里看唠嗑。

介绍背景靠唠嗑,丰富人设靠唠嗑,推进剧情靠唠嗑。

解决难题,还是靠唠嗑。



精彩的打戏呢?华丽的特效呢?

预算的几亿美金,都花哪儿了?

我花几十块钱买票,是进来听你们唠嗑的吗?

那我为啥不去听单口、听相声呢?不比你们这毫无营养的台词强多了?

同样是古恩执导的《自杀小队》,以及衍生剧《和平使者》。



这两部以边缘角色为主角,非常风格化的电影,在内地的口碑就很好。

作为漫威最后底裤的《银河护卫队》,也是由一群不那么“主流”的英雄组成。



DC的《小丑》(仅限第一部),黑色侦探电影《新蝙蝠侠》。

题材暗黑的反英雄网剧《黑袍纠察队》,还有以血腥暴力闻名的动画《无敌少侠》



只有风格化的作品,才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
观众不排斥“正义、自由、平等”等美好的品质,只反感毫无营养的欧美主旋律。

超英片想在全球继续“吃香”,就得从自娱自乐的美梦里醒过来。

你对得起观众,观众才不会辜负你费的心思。

今天就说到这里,咱们明天见!
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5 AIKUHD.COM 爱酷高清影院电影网

电影

剧集

综艺

动漫

专题

明星